2013年的耐候板钢铁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环保治理,在霾天气的笼罩之下;河北等地难以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开始被迫加强环保治理、防治;作为高污染产业的典型代表,我国钢铁行业几乎有近8成的企业环保不到位,吨钢环保成本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进行钢企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尽管中央每年会下拨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但相比全国如此大的规模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
我国的钢铁行业面临的关键难题是什么?产能严重过剩,供求矛盾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压力较大。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行业性亏损加剧,逼得政府不得不插手其中。相比关停一家盈利尚可的钢企,关停一家严重亏损钢企的压力要轻的多。
一家耐候板钢企的落地生产,为当地政府带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上缴大量的税收、解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地方GDP增光添彩。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是不愿意关停这种“钱袋子”的。然而,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拳之下,地方政府压力较大,职工如何安置,费用谁来出,GDP、税收怎么补回来都伤脑筋;而正常情况下,这家钢企如果处于盈利尚可的情况下的话,是否需要淘汰就值得商榷了,所以,这样一来,笔者不得不猜测,鼓吹行业回暖,是不是正和某些地方的意愿,可以借此放缓对相关钢企淘汰、调整的步伐,毕竟,谁也不会去主动的砍掉盈利正常、贡献巨大的企业不是,那岂不是自破“钱袋子”。
当整个耐候板产业都处于亏损阶段的时候,这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的升级改造从何谈起,除非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为此买单,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任务落到钢企时,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推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没钱,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钢厂是在为矿山、银行打工,更何况还是亏着的呢;然而,如果行业回暖了,钢厂有盈余,那么也就没那么多的“众所周知”的借口来搪塞,因此笔者还猜测,炒作钢铁行业盈利大幅好转,或许存在着逼迫钢企主动改造升级的意思在里面。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