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传统耐候板钢贸经营是从进价和售价的差价中获取点盈利点。随着钢材买卖信息愈发公开透明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钢贸商利用差价赚取的利润越来越少。钢贸商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必须转换角色,从传统销售商转变为向上、下游企业提供钢铁物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近年来,钢贸圈里已经出现耐候板钢贸商向服务商转变的苗头。有的钢贸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上、下游企业搭建交易平台,并配备金融、加工、物流等服务;有的为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加工配送中降低材料损耗;有的整合客户需求,降低采购、物流成本,帮助终端用户控制好原材料成本;有的在承接大型工程项目中,组建或聘用专业团队,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在为客户完成项目中锁定钢材成本……钢贸商的角色转变后,在传统交易市场上的对手关系很可能转换成合作伙伴关系,就有机会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或享受到增值服务带来的甜头。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经营螺纹钢的钢贸圈里,对“跑工地”进行渠道经营的做法并不推崇。大家认为这样做的话,终端的垫资成本高且风险大,因此许多钢贸商满足于做现货销售商。
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耐候板市场行情步入低谷后,上海钢贸圈里的“坐商”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走出商务楼跑终端,干起了“行商”。有的跑出上海,到全国各地建立分销机构,承接各类工程项目;有的跑到国外,租地办钢材仓库,干起了进出口业务……“行商”做成生意的机率要比坐商大,而且能在提供服务中不断改进服务,从中找到满足需求的盈利增长点。
这说明在资源、资金和渠道组成的贸易三要素中,渠道才是王道。有了资源和资金,但是没有渠道,还是做不了生意的。有了渠道,就能充分利用资金,找到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方法,利用物流金融杠杆原理放大资金量,采购资源,满足终端之需。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