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称,上海地区,五大银行亦暂停了对Mn13耐磨板钢贸商的授信,且短期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
不过,记者2月下旬在和钢铁圈内人士的接触中,却得到了另一番信息:上海的一些银行重新对钢贸商“敞开了怀抱”。一位周宁籍的钢贸商此前甚至对记者称,上述银行“还包括部分国有银行”。但该钢贸商没有向记者透露更详细的名单。
“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经营策略,即使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策略也不完全一样。”近日,一位2007年起就与Mn13耐磨板钢贸商打交道、现已跳槽到浙江某中小银行的贷款客户经理对记者说,“也许,双方说的情况都没错。但可以确定,前阶段上海钢贸大王‘出事’,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银行对钢贸圈的‘戒心’。”
巨大的风险让银行不自觉地加大了对钢贸企业回抽资金的力度,但从银监局的态度来看,银行又不能对钢贸企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于是,贷还是不贷,银行很为难。
年后,小路变得很纠结:高兴的是,她新增了好几个潜在客户,既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也有民资“土豪”;担忧的是,这几个客户都和钢铁行业有关。
作为江苏某国有银行支行一位年轻的“80后”贷款客户经理,小路最纠结的还是“该不该授信”及贷款风险问题。几经选择,并请教了上司和其他同行之后,小路最终揽下了一家背靠地方国资的钢铁企业,舍弃了被她朋友称为“土豪”的Mn13耐磨板钢贸圈客户。
“虽然我也知道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不怎么好,但毕竟,人家企业还在生产,有厂房,更背靠国资。所以,我们银行和我自己都觉得选择这家企业作为客户,不会有太大风险。”2月28日晚,小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反观钢贸商群体,媒体的报道里也不断提及上海钢贸圈的风险,同时,去年江苏其他支行在少数钢贸商跑路事件中‘吃的亏’,我也有所了解。”
“因此,我选择了比较稳妥的一方。”小路对本报透露,“据我了解,目前除非有特殊情况,或有足够的资产作为抵押物,就我们支行看,已基本上不会再给Mn13耐磨板钢贸圈贷款了。”
事实上,稍早前就有消息称,“2013年12月中旬,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做好钢贸行业的风险防控工作,并重点调研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福建、深圳、广东八个省市,研究钢贸信贷行业的基本情况、特征、成因和防范措施。” 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