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唐山市政府下发通知,决定对该市首批199家严重污染耐候板企业及落后装备予以关停取缔,并给予10天整顿期。对到期仍不达标的企业,将强制采取断电措施,责令严格按照整治标准和时限完成整治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唐银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等钢铁企业因一些烧结机没有安装脱硫设施而进入整治名单。
一个唐钢终究难以改善整个唐山钢铁工业大环境。不难发现,整个唐山钢铁工业更像一个围城,城里面是和唐钢一样“瘦身”成功的大型规范清洁生产企业,城外面却是阴霾笼罩、无序生产的中小钢铁企业。而这样的生产环境差异仅仅只有一墙之隔。
当被问及耐候板产能过剩和污染严重地区时,当地人几乎都将答案不约而同地指向坐落在唐山市西南方向的中小钢铁加工企业聚集地——丰润区。
为了一探究竟,本刊记者随后来到该区一个名叫新军屯的小镇。沿着颠簸的公路前行,周围空气越发浑浊,道路两旁“作坊式”的小钢厂比比皆是,有的设备甚至还冒着黑烟。
在官方统计数据里,唐山市只有40多家钢铁企业。“但是,光丰润区就有200多家小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这并不意外,瞒报、谎报产能早已成为钢铁业内公开的秘密。在这场“捉迷藏”的数字游戏中,每个参与者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想被踢出局。
2011年,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就曾因河北省瞒报5000万吨粗钢产量而勃然大怒。在他看来,地方政府为了一己私利,并不支持当地钢企减产,这导致我国钢铁业丧失了有利的结构调整机会。
“多数地区的耐候板钢企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规模再小的钢厂,在市场需求旺盛时也能创造可观的税收,为完成GDP考核指标添砖加瓦。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产能的名目和数量均由地方逐级上报,报什么数对我有利我就报什么数。虽然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但数据本身就是错误的呢?”从当地一位多年从事钢铁工作人士与《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的对话中,不难发现,在淘汰落后产能利益博弈中,国家政策与地方利益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
虽然钢铁企业数量无从考证,但从装满货物频繁穿梭的重型卡车车流中,似乎可以感觉到:相对于大型国企来说,民营企业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记者的推测从一位当地钢铁企业老板口中得到证实:“相对于国企而言,我们目前盈利水平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市场形势一直不好的话,我们也可能会倒下。”
有利润才生产,这似乎是民营企业运营的不变真理。河北省民企粗钢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也许可以用来自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的一组数据进行佐证:2012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仅盈利15.81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04%;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153.52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4%。在河北钢铁企业的盈利额中,有141.83亿元是由民营钢铁企业创造的。
利润来自哪里?据了解,与国有钢企相比,这些民营企业吨钢成本较重点钢企低近千元。其中,人力成本较低是原因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盈利的一些小企业中,不乏环保投入较低甚至零投入的企业。
上述不愿具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这些小企业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估计有30%~40%没有开启环保设备,20%~30%不坚持常用,甚至还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上任何环保设备。
“由于没上环保设备,当烧结机开启后,满屋子全是白烟,几米之外啥也看不见。”一位民营耐候板钢企人力资源部部长向记者回忆起几年前他所在钢厂当时的生产情况。谈及原因,他表示,一个小钢厂不启用环保设备,每年可省下上千万元的成本,既使被环保部门发现,最高罚款也不过几十万元。如果查得严,小钢厂就采取“早上开、晚上关”的政策,很难被人发现。
积重难返,唐山市也因此变为全国空气污染重灾区,众多无视环保的小钢铁企业成为始作俑者。
上述多年从事钢铁工作人士认为,一些小企业在本地生活得很滋润,并没有被市场所淘汰。但由于单位造价较高,一些高炉规模较小的企业并不愿意上环保设备。而如果国家强制性地提高环保指标的话,一批小企业可能很快就会死掉。www.tjnm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