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耐候板钢厂加足马力生产,致使粗钢日产量逼近200万吨
近日钢铁行业2月份上旬日均产量数据公布,2月上旬粗钢日产量大增逼近200万吨,着实让市场为之一惊。数据显示:2013年2月上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0.14万吨,旬环比增长6.1%。钢协预估2月上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8.89万吨,旬环比增长4.4%。因耐候板商家对节后市场需求释放信心十足,春节期间耐候板钢厂加足马力生产,致使粗钢日产量逼近200万吨。然供应压力的大增是否能够换来足够的需求释放实在很难说。而在旬产量增加数据公布的关头,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的消息一出仍能让钢铁企业担忧了一把。
大家可能普遍认为,只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容量,缓解产能过剩矛盾。然对于钢铁行业来讲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短期影响极其有限。
耐候板铁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并非如此简单,不然每年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实施效果就不是这般“雷声大、雨点小”而收场了,甚至有时候还出现越淘汰产量越高的现象。大家看待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沦为是走过场政策了。企业淘汰自有自己的经济规律,在相互竞争下,优胜劣汰,亏损者自然淘汰出局,市场自然淘汰或许更合理。
而一旦政府出面强令淘汰,被淘汰的企业设备怎么处置,工人怎么安置,债权债务怎么处理,会产生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需要财政拿补贴给予解决。而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自然被各方打马虎眼虑过了。加上工信委出面强行淘汰落后产能,影响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而地方政府有意的保护性措施也会另地方钢产量不减反增。由此可见,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小觑的。
每次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更多的集中于落后产能集中的耐候板中小钢厂,然每次作为淘汰落后产能为目的的“资产重组”却并非达到效果。我国钢铁行业就整体而言,虽然已经做大,在实际上却仍然很弱。一方面在于国内钢企规模普遍有限,二则在于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与国际大型钢铁集团仍有很大的差距。最终使得“重组资产”以后仍旧还是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