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OX400耐磨板盈利改善空间的审慎性
2012年以来,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行业内部和社会各界有着种种看法。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固然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也存在着行业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因素。
本轮钢企亏损有两个特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钢铁行业陷入了利润低谷。2009年~201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由危机前2003年~2007年的7%左右降低到3%左右。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在国民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7.3%,而大中型钢铁企业在“吃掉”自有矿山至少上百亿利润后仅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利润率仅为0.04%。
笔者认为,由于钢铁行业实行以“先进先出”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在原料和钢材整体上单边下滑的市场环境下,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须消化前期高成本存货,是账面表现为亏损的直接原因。数据表明,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近6000亿元,平均存货周转率约为2.5个月。2012年末与年初相比,铁矿石、焦煤、废钢等要素价格平均下降15%左右,钢材价格下降12%左右。综合来看,企业单位存货成本平均下降约13%,折成金额约为800亿元左右。
这就是说,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财务成果没有表现为利润,而是表现在单位存货成本下降之中。换言之,如果在此期间钢材和原料价格基本平稳,则大中型钢铁企业可实现利润约800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约为2.7%。这与2009年~201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盈利水平基本相当,但仍明显低于全国工业平均6%左右的利润率。